孩子爱偷东西怎么管教?中国有句古话,叫做“从小偷针,长大偷金”。偷东西价值超过一定额度,是可以运用法律制裁的。但是对于孩子来说,可能偷的东西都是些价值不高的东西,比如橡皮、钢笔、玩具等等。但是这样的行为也是非常让人不齿的,觉得这样的孩子品德有问题。那么面对爱偷东西的孩子,家长该怎么管教呢?
1、不要不顾及孩子自尊心批评
一些家长发现孩子偷东西之后,会当着很多人的面教育,甚至在他的朋友和同学中提及,导致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,抬不起头来,对心理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。家长们发现孩子偷东西,事过之后,一般不要在别人面前提及,争取把事件的影响范围缩减小。
2、不要给孩子贴不好的标签
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偷东西之后,会责骂、训斥,“小偷”、“贼”等字眼不断,这无异于给孩子贴标签,贴标签的作用就是强化或者及其逆反之心。因此,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“贴标签”,而是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养方式,冷静、谨慎地想一想应对孩子不当行为的措施。
3、让孩子承认错误
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,要让他还回去,并且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,要承认自己的错误,向别人道歉,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担当,并且会有效的杜绝孩子以后犯类似的错误。
4、适当满足孩子需求
有些父母,平时对孩子要求太苛刻了,孩子想要的东西总是不买给他们,其实很多玩具都具有益智性能,可以锻炼孩子的智力,也是孩子快乐成长必须的,父母不必对孩子要求那么苛刻,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只好拿别人的。
5、培养孩子的自制力
培养孩子的自制力。在日常生活中,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控制冲动的能力。例如,买回孩子想要的东西,父母可以不马上给孩子,而是告诉孩子,当他有好的表现时才能得到。如果孩子没有乱碰商场里的东西,家长一定要表扬孩子的自制力。重要的是,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,成为孩子的好榜样,不要为占到一些小便宜而沾沾自喜,自己有过失时要及时弥补或道歉,这对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很重要。
6、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
如果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,我们可以通过手偶游戏、编故事等方式,例如:给孩子讲“拾金不昧”的故事等,让孩子辨别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。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,要他体会丢了东西会是多么着急,并鼓励他及时归还物品。在日常生活中,如果我们看到孩子与他人分享玩具或是食品,我们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,强化他的分享行为,这样很快就能建立起所有权的观念,并学会尊重他人所有权的行为习惯。
以上就是应对孩子偷东西的几种处理方法,仅供大家参考。
Copyright © 2019 昭山全封闭式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:湖南长沙湘潭均有分校 湘ICP备19027893号 技术支持:智投未来